【不丹是教室】是一部讓人沒有意外的劇情片。講偏鄉教育,大概我們能想像的,就是關於人才的闕如,及其不便如何影響教學的內容和品質。
關於後者,【不】片裡頭「全世界最偏遠的小學」:不丹-魯納納國小,教室沒有黑板,紙張顯得奢侈,籃球框以馬桶座替代......資源缺乏得緊。但人們總是懂得變通,也因此而更加珍惜所擁有的。
人才方面,才是偏鄉的致命傷。【不】片的男主角一心想去澳洲當歌手,卻被教育部長處罰,跋山涉水前往海拔5000公尺高處,為教育盡心。想當然爾,他抗拒極了,甚至想要打混帶過;想不到,是孩子的真誠,引動了他熱切奉獻的誠意真心,這騙不了人,因為孩子本身亦很珍惜願意迢迢前來的老師。
互為珍視,即能成就一份良緣。
此乃【不】片最讓我感動之處。至於許多影評提及什麼是幸福,我認為大可不必被它框住,以為討論到不丹就一定要搬出幸福指數來說上幾句。
把【不丹是教室】視為一部教育片,看到當中老師與孩子的互動,凝視那份良緣和感動,其實就很值得。
推薦給大家。
(圖片取自網路)